找到相关内容55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佛教史上的肉身菩萨(大纲)

    这一时期的佛道竞争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胜负立觉的神通大比拼。) 宋高僧唐高僧传中记载的肉身不坏的实例数量相当悬殊,耐人寻味的是,甚至很多出现在唐高僧完成以前的实例也都是宋高僧的追述...后立即荼毗的律制规定受到冲击(参见道宣《唐续高僧·遗身篇·论》),遗体全身保留三年(或更长时间)后再视保留完好程度选择全身入塔或荼毗成为普遍的做法,尤其在天台宗和禅宗当中成为制度。 二、中...

    宣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3979620.html
  • 古代佛造像的石料产地问题

    五台山中台安置。   《唐高僧》卷二十一“唐五台山法华院神英传12”   释神英,罔知姓氏,沧州人也。……以开元四年六月中旬到(五台)山瞻礼。…遂召工匠,有高价者誓不酬之(《清凉》作“不酬工值,所...佛像与台座是用不同石料雕刻组合而成的情况,只有这样解释才合理。   河北地区的汉白玉石料或石雕除输往长安外,唐代五台山的石雕佛像也往往来自曲阳一带。   《古清凉》卷下记唐乾封二年西域梵僧释迦...

    金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18131891756.html
  • 汉传佛教翻译刍议(上)

    。来自天竺的菩提流支、真谛等译家,各自带来梵本译出了大量佛典;其中真谛三藏的译绩尤为显著。据《唐高僧·拘那罗陀》载厂真谛,梵名拘那罗陀,西天竺优禅尼国人。梁中大同元年(546),携梵本经典自扶南抵...峯造极的地步,而且佛教各大宗派也先後相继成立,并得到极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翻译家辈出,其中最为杰出者当首推玄奘法师。  据《唐高僧》卷四和《慈恩三藏法师》记载,玄奘,俗姓陈,本名樟,河南洛州缑氏人。...

    法 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0364788.html
  • 慈航大师《禅宗胜义》导读

    《肉身菩萨——慈航大师》,福州开元寺2007年印   [2]《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   [3]四卷本《楞伽经》卷2   [4]《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   [5]唐道宣《唐高僧》卷16((达摩... [10]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11]宋普济《五灯会元》卷1《七佛·释迦牟尼》   [12]宋善卿《祖庭事苑》卷5   [13]唐道宣《唐高僧》卷16((达摩》   [14]万叔豪《...

    高令印 刘梓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4079622.html
  • 虚默·灵默·心镜——宁波七塔寺祖师刍议

    唐高僧》里曾经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益州(今四川成都)释慧恭法师与慧远法师已经30余年没有见面了。有一次他们终于相见了,大家非常高兴,同宿一室,彻夜畅谈。慧远谈话像泉涌一样泄出,可是慧恭对此竟毫无反映...为中国人所知,南朝刘宋太宗为湘东王时,礼接智猛为僧官。太宗的理由是:“夫人能弘道,道籍人弘。今得法师非直道益苍生,亦有光於世望。”此事出自梁《高僧》。 七塔寺的历史,无疑是一部中国佛教史的缩影。《...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3751470.html
  • “性善论”与“人人皆有佛心”

    之’(见《唐高僧?法冲》)。达磨还没有提出鲜明的理论旗帜,像后来的禅宗那样。他把禅法简化,也是为了适应当时北方重实行、轻义理的普遍学风。达磨在中国北方开始传教时,就和当时中国北方的具体环境相适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82459056.html
  • 佛教类书《释氏六帖》考论

      《释氏六帖》广征博引,集佛教故实与义理于一书,据笔者粗略统计,该书引书达一百二十种左右,因此,书中保存了不少今已亡佚的隋唐佛教著述。其中就有隋代灵裕《寺诰》 (又名《塔寺记》一卷。见于《唐高僧...部下分系四百四十门。义楚, 《宋高僧》卷七有,俗姓裴,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七岁出家,从诸父(伯父)修进法师和季父(叔父)省伦法师研习经论,尤精《俱舍论》,先后传讲唐代大云寺高僧圆晖《...

    钱汝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1361431.html
  • 汉传佛教翻译刍议(下)

    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气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于道术,澹于名利,不欲高炫,其备六也:要习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唐高僧》卷二)。这...自然在所难免。不过,这个时期的翻译设施相当完备。赞宁法师在《宋高僧》的《译经篇竺异论文颇详,此处从略。天息灾等在译经过程中,提出了培养译经人才的重要建议,为朝廷采纳。在《佛祖统记》卷四十三载,太平...

    法 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65764781.html
  • 近十年日本学者的中国禅研究成果

    史(上)》(玄黄社,1923年)和《禅学思想史(下)》(玄黄社,1925年),就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作为第一阶段研究的特点,我们可以注意到:日本学者所使用的研究材料只是,道宣撰《唐高僧》(667年...研究》第41卷1号。  中岛龙藏:《有关所谓{二入四行论长卷子)杂录第一——初期禅宗思想的课题》,《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35册。  伊吹敦:《围绕{曹溪大师)的成立》,《东洋的思想和宗教》...

    程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75365421.html
  • 虚默.灵默.心镜——宁波七塔寺祖师刍议

      《唐高僧》里曾经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益州(今四川成都)释慧恭法师与慧远法师已经三十余年没有见面了。有一次他们终于相见了,大家非常高兴,同宿一室,彻夜畅谈。慧远谈话像泉涌一样泄出,可是慧恭对此竟...这个道理早为中国人所知,南朝刘宋太宗为湘东王时,礼接智猛为僧官。太宗的理由是:“夫人能弘道,道籍人弘。今得法师非直道益苍生,亦有光于世望。”此事出自梁《高僧》。   七塔寺的历史,无疑是一部中国佛教...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95081529.html